食品安全舆情主要特征的成因

1.食品质量安全性的信息不对称性。食品是不是真有质量问题?质量问题是不是偶然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会不会必然导致健康危害?危害性有多大等等问题,企业、媒体、公众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公众常常因为得不到及时、权威的信息而不得不“宁信其有”,导致问题被放大,产生严重的安全焦虑。

2.食品生产经营商跌破道德底线生产问题食品、有毒食品,触犯众怒。在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生产经营者昧着良心生产经营有害消费者的问题食品的情况确实存在,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民怨沸腾、人神共怒,引发如潮批评势所必然。

3.对食品安全问题可能殃及自身的担忧与焦虑。即使是个案的、异地的食品安全问题,公众也会联想“自己消费的同类食品会不会也有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将来会不会在本地发生?”“还有哪个品牌是让人放心的?”在“代入感”作用下,出于这样的担忧和焦虑,小事件往往演化为大事件,局部事件演化成全局事件。

4.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由于对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一旦媒体报道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公众的基本反映首先是“这肯定是真的”“问题说不定比这还严重呢”,很难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反而推波助流,加速舆情更热更重。

5.食品安全标准的“先行性”。当前,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呈现“先行性”特征,明显地先行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质量供给因此不能满足质量需求。这是人民群众对质量总体状况不甚满意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标准“先行性”特征更加明显。质量作为生产力的产物,理论上应该用是不是适应生产力水平来判断质量水平,但人民群众的自我感受越来越取代生产力标准成为衡量质量水平的主要尺度。另外,在对外开放和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于发达国家建立在比较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上的质量标准了解的越来越多,以他们的质量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质量水平的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媒体在报道质量问题、质量疑惑时动辄以发达国家的标准来对照,更强化了质量参照标准的发达国家化。

6.媒体炒作。炒作已经成为很多媒体的生存发展方式,在食品质量安全上,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炒作逻辑:食品质量上升为“问题食品”,进而上升为“有毒食品”“致癌食品”,再在网站上把“致癌食品”当做噱头作出耸人听闻的标题。这时公众敏感的神经被触动,热点舆情迅即形成。

7.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发泄不满情绪的藉口。由于多种社会问题的存在,很多公众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情绪,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就参加到舆论大合唱中,借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那些把食品安全问题蓄意工具化的政治势力,最希望产生和看到的也就是这种效果。

如侵联删未允勿转:认证生态网 » 食品安全舆情主要特征的成因

赞 (0) 打赏

评论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